引用:
第 1 章
当梁小月和路风办完了离婚手续,走出街道办事处那座四层楼的大门时,她的感觉是压在头顶上的一块大石板没有了,可压力虽没了人却像被掏空了似的,没有了一点力气。她使劲拔了一口气,直接向旁边一家以前去过的发廊走去,不再理会与她一同出来的路风。
五月的C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天空晴朗微风徐徐,道路两旁的树木枝叶繁茂,风刮过的时候大树摇动着枝叶发出轻轻的响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可梁小月却一点都提不起精神来,刚刚的那一幕,也许是她一生中最灰暗的经历,她只想快些逃离那个地方和那个人,就又加快了脚步。
看都不用看小月就知道路风现在是怎样的表情.从现在起她和这个男人再没一点关系了,她不必每天看着他的脸色顾及他的情绪了.
当身后路风的丰田FJ酷路泽一声呼啸绝尘而去的时候,小月人已经进了发廊。好久没有整理发型了,头发长了就随便一挽用发夹夹在脑后,她想剪成短发把自己弄得清爽些。接下来还有好多事等着她办,不打起精神来可不行。
-------------------------------------------------------------
梁小月家在东北农村,她是家里的老大,下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养他们姐弟几个辛苦得很,她记得小时候为了帮助父母,总要做些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很吃力的活计.比如洗衣作饭喂猪等.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承担起了这些家务活。
到了上学的年龄后为了照顾与她挨肩只差一岁的弟弟,父母让她晚上了一年学,这样她就与弟弟在同一个班上,可以照顾着弟弟了。小月这学上得满辛苦的,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她还要负责以前要做的那些家务活.同样是读书,弟弟回家来以后可以先写完作业在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可她就必须先做完家务以后再学习.
没有办法,乡下人重男轻女,小月的父母也不能免俗。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把振兴家业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其他人自然就成了弟弟通向成功之路的陪衬。
可即使是这样,小月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非常好,一到了期末,她总能拿回来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
后来到了要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是她和弟弟一起考,家里实在负担不了了,父母就想叫她辍学在家,让弟弟一个人上高中.可小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哭着央求父母让她好歹考一回,若考不上的话,她就心甘情愿地在家里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弟弟小刚也帮着她跟父母说情,因为他也知道凭姐姐的成绩,要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应该不成问题.
父母最终还是同意让小月去参加了中考。考试成绩下来以后,果然小月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而弟弟却上了一个一般的高中.这下爹娘犯了难,不供哪一个都不合适,最后就咬着牙狠狠心决定两个都供.
就这样小月上了高中.高中三年她虽说是在学校的食堂吃集体伙食,可那就饭的菜几乎都是从家里带回学校的咸菜干,主食也就是一碗玉米面糊糊或者二两馒头.高三那年,也曾因为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晕过去几次.
虽然条件这样艰苦,可小月还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只能好好读书,这样才能上一个好大学,将来才能有个好工作,才能拿到可观的收入,过上城里人过的那种生活。知识改变命运,老师总是这样告诫她们,她深信不疑。
所以她玩了命地用功,在她高考前十几年的生命里,只有拼命读书和拼命干活这两样。
这些辛苦总算没有白白付出,她最终还是考取了一所位于东部沿海C城的重点大学,这不但是他们梁家从没有过的事,就是在小月的村里,也是头一回出她这样的大学生.
可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小月的弟弟没考上公费的大学,只考上了个扩招的三本学校.要想上学,就要交纳高出统招生不少的学费和每年至少五千元的生活费.这对于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农家来说,无意是个天文数字,他们家根本负担不起.
若小月是男孩,那父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你去上学,让你弟弟下来打工挣钱”,可她偏偏是个女孩,于是小月的父母又想着要小月放弃上学的机会外出打工,与爹娘一起挣钱供弟弟读书.
一个女子读那么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生孩子?生了孩子还不是跟了人家的姓?家里已经供你读了高中,以后出去打工这些文化已经够用了.一个女子早晚是外姓人,你还是下来干活吧,挣点钱贴补家里,好供你弟弟上大学.
母亲从一开始就反对她读书,这回更是高低不同意她再继续读书了.
可这次一听说家里不让她再继续念书了,村里的人都看不过眼了,邻居们亲戚们都来她家里,说小月妈妈思想陈旧,村长还特意登门把小月妈妈数落了一顿,
月儿可是咱这十里八乡的女状元,书念得这么好,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怎么着也要让她读下去。再说了,这年头,闺女出息了照样可以孝顺爹娘的,将来说不定你老两口还要指望小月呢.老梁家的,这事上你可不能犯糊涂。
一席话说得小月妈妈动了心。再加上小月也央求父母,她争取上学期间半工半读,虽保证不了不向家里要一分钱,但是尽量争取自己把学费挣出来.
小月早就听说上了大学可以打工,她想只要自己肯吃苦,多打几份工挣学费应该不成问题。
在小月的恳求和村里人的劝说下,父母终于答应了不让她辍学打工,但是上学的费用家里不给解决。小月一点都不怨父母,为了给弟弟凑学费家里已经向邻里乡亲们借了不少钱,她不能再让父母为难了。
可入学通知书上说的让新生带的那笔为数不少的费用到哪里去弄呢?急了眼的小月跑到县城的建筑工地上给人家瓦匠师傅当小工,打算自己挣钱解决难题。
一天中午饭时,她正在工地旁,混在一群工人堆里端着个饭钵吃饭,就见几个教师模样的人走了过去。她还没来得及转身,其中一个中年女子就朝着她走了过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道,
“你是梁小月?”
是小月高中的语文老师。小月一直是她的得意弟子。
小月的样子让老师流泪了,她答应帮小月筹措学费。
自己打工挣的钱加上家里补贴点,还有老师的帮助,梁小月终于有勇气去学校报到了。
到校以后她先申请助学贷款,然后就是找临时工做。夜晚校园里没人的时候,她还偷偷地拣拾过废品买钱。
刚来学校的头一两个月里,由于不熟悉环境,过得很艰难,可后来就渐渐好了起来。小月非常感谢母校的老师和她的同学们。若没有他们的帮助,她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学校给她介绍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家教,由于她做事认真,顾主很满意,于是在自家孩子考上高中以后,就把小月介绍给了别人。到后来小月同时做三份家教。即使这样,她的功课也没有什么影响,虽然没拿过奖学金但也从没有挂过科。
这样除了她在第一年来学校报到的时候是家里负担的路费并给了她二百元钱以外,小月就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做家教的收入已经足够她的生活费和放假回家的路费开销了。而她的弟弟也算争气,虽然还要爹娘负担学费以外,生活费也能自己赚了。
毕业后小月留在了C城,在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做外语教师。小月并不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她看好的是这里宽松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教师是不坐班的。考虑到还要帮助家里还债,她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到外面上课,这样就能多挣钱也好早点把家里的外债还清。
其实家里的债都是爹娘为给弟弟筹学费借亲戚的,弟弟工作以后,收入没她高,父母说男孩子还要攒钱娶媳妇,女孩子结婚前多帮帮家里是应该的。小月也觉得自己应该多帮帮家里,每月一发工资,立即拿出一大半跑到邮局去寄回家里。
就这样,两年后,到梁小月结婚的时候,家里的内外债都还清了。虽然清楚弟弟的工资是一分钱也不给爹娘的,可她一点怨言也没有,那到底是自己的弟弟呀。
过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看到弟弟有穿有戴,用的手机也比她的价高,她也和父母一样打心眼里高兴,老梁家的小子如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了。
小月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