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本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合作的笔名(其写作在大部分情况下,先由丹奈为小说创作大纲,再让李把它写成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侦探推理小说的集大成者(史上最成功的合作搭档),共创作了50多部侦探小说。他所创作的奎因侦探推理小说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其奎因探案系列脍炙人口,风靡美国及欧洲,畅销不衰。小说的主角埃勒里·奎因(是专业侦探小说作家兼业余大侦探,在书中和他搭档的,类似华生医生的是小奎因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也成为家喻户晓,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
奎因的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从1929年到1935年为**时期,创作了所谓“国名系列作品”9篇,包括《罗马帽子之谜》(**作,1929 年)、《弗兰奇寓所粉末之谜》(即《法国香粉之谜》,1930年)、《荷兰鞋之谜》(1931年,并在该年两人辞职成为专业作家)、《希腊棺材之谜》(1932年)、《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年)、《美国枪之谜》(1933年)、《孪生之谜》(即《暹罗双胞胎之谜》,1933年)、《中国橘子之谜》(1934年)和《西班牙披肩之谜》(应该就是《西班牙海峡之谜》,1935年)。此外,还有原署名为巴纳比·罗斯的4部作品,即《X的悲剧》(1932年)、《Y的悲剧》(1932年)、《Z的悲剧》(1933年)和《雷恩先生的最后探案》(即《多利·赖因的最后一案》,1933年)。从 1936年到1939年可以说是探索时期,但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作品。1942年开始发表的虚构城市莱茨威尔系列作品,标志着作者进入成熟时期。不过, 60年代后的有些作品,据说是找人代笔的。
1933年,他们创办《神秘故事同盟》杂志,1941年又创办《艾勒里·奎因神秘故事杂志》,主要由丹奈负责编辑工作。自1971年李去世后,便没有再发表小说新作。1982年,丹奈去世。
节选:
第一章
赢得文学大奖,对于这个瘦小、腼腆、文静而又漂亮的女性来说,似乎只是平常的事情。一九二七年,她悄然地离开日本以后,就一直在华盛顿广场后面的住所中幽居着,同时从她的避难所中送出那些有着不可思议的描写,并有漂亮装帧的小说作品。以前曾经见到过她的那些人,发誓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她是如此的激动、如此的友好。
但人群中的大部分人,以前却从没机会见到她,这就使得这次聚会与其说是欢庆得奖,不如说是她的初次亮相。
因为女性通常被认为像小鸟一样容易受到惊吓,她也可能因此会经受痛苦的磨难。事实上,她似乎是在挑战那些对她的忽视。她身上穿着少女式样的华丽的日本和服,脑后那蓝黑色的头发梳成蓬松而光滑的日本式样。即使是现场那些眼光非常挑剔的贵族们也放弃了挑剔。卡伦透过这古雅的装束,把她的优美传送了出去,这使得那些人知道,挑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即使穿上十五世纪最流行的女装,也不可能比现在这身日本式样的装束更加悠闲大方。她头发中象牙和翡翠的发簪就像镶嵌了瑰宝的王冠,实在可以说,卡伦那天晚上犹如王室贵族一样。她压抑着心中的兴奋,显示出训练有素的平静,接待着她的客人,就像女王在加冕典礼上的表现一样。